2019 年3月2日,烈治文山和密西沙加的學生們共同慶祝烈治文山學校成立15週年。這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春季晚宴, 參加這次的活動十分踴躍,有近300名學生,家人和朋友參加。晚會的節目豐富,各種類型的表演顯示了學生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。
Aileen教練帶領的楊式太極拳
由Aileen教練帶領楊式初班的學生們開始了這場演出,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在短短幾個月的訓練中所取得的成就。
Charlmane教練帶領的健身氣功
接下來,由烈治文山和密西沙加學校的學生,及Charlmane教練,展示不同氣功套路的動作。氣功練習是我校提供的整體課程裡面的重要部分,是對我們常規太極拳訓練的極好補充。
[0:47] 現在所表演的“八段錦”,它是目前最多人練習的氣功之一。
[1:14] 接下來的動作是“馬王堆導引術”氣功裡的“鳧浴”。 “馬王堆”的動作是根據人體的經絡而設計,每一組動作都是沿著特定的經絡線路引導“氣” 的運行,12組動作覆蓋穿過我們身體的12條主要經脈。
[1:58] 2010年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將“大舞”和“馬王堆”加入官方認可的氣功套路名單。大舞採用簡單優雅的舞姿促進氣血循環,幫助疏通血氣,軟化關節。
[2:18] 五禽戲是目前最古老的氣功之一。它的根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,許多人認為它是由著名的中國醫生“華陀”創造的。五禽戲中每一戲的動作皆與我們體內的五臟相對應。長期練習可以達到陰陽調和、强身健體的作用。
烈治文山學生表演太極拳
接下來的幾場演出是由烈治文山高級班的學生所表演,展示了學校教授的3種主要太極拳風格。
[3:02] 吳式太極拳的獨特之處在於其“斜中寓正、川字步形”的要求。由於需要保持這種姿勢進行練習,所以,對腰腿的強壯有非常大的效果。
[3:40] 楊式太極拳主要的要求是"立身中正、支撑八面",動作需要用“大開大合”的運行模式。是現今全球最多人練習的太極拳。
[4:12] 陳式太極拳是所有太極拳中最古老的拳種,其它各式太極拳都是由陳式太極拳衍生而成。它保留了原有的武術根源,動作幅度要大,馬步要低,加上有不少的發勁動作, 因此運動量會較大。
密西沙加學生表演太極拳
[4:44] 下一組表演是來自密西沙加的學生,他們組合了一個由楊式和陳式混合在一起的套路。楊式和陳式太極拳的動作在套路中相互穿插, 其流暢的演練將陳式與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充分顯現出來。兩種拳式的動作,都需要從內往外節節傳遞的運行,同時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姿勢。
吳式太極劍
[7:16] 吳式太極劍是建立在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,步法和姿勢都遵循傳統的吳式要求。吳式的傾斜姿勢伴隨著劍的延伸,增加了身體重心力量的負擔。外部動作看起來流暢而優雅,但下盤腰馬,需要有良好的基礎方可, 練習吳式太極劍由於其獨特的身法要求, 不但是對手、眼、身法、步有要求外, 對意念的練習也有很大的好處。
May與Henry教練雙人表演
May與Henry的雙人表縯是當晚的亮點,二人配合非常默契,看到武式和陳式太極拳截然不同的風格,更看到内勁在他們體内的運行及傳遞。
[9:39] 武式太極拳是相對於五家太極拳中較少人練習的一個拳種,武式太極拳動作很小, 而着重於身體內部壓力(內勁) 的傳遞, 全身從上到下、從內到外都要按照這一規則去完成所有動作。
[11:37] 推手是太極拳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是一個雙人互動的練習,用來測試練習者在與對手同步操作時融入太極拳原則的能力。
[12:12] 陳式太極拳與武式明顯不同,以“纏絲勁”或“發勁”的形式表現在各個動作中。
梁寶森師傅表演
[14:06] 最後的表演是由梁寶森師傅表演的吳,陳和楊式太極拳。雖然每種風格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,但基本太極拳原則保持不變,如:從內向外節節貫串的運勁模式,“氣”沉丹田,剛與柔的共存等等。所有這些原則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勤奮練習,才能達到梁師傅所表現出的流暢性。
太極排舞
[18:40]晚會的娛樂節目結束前,一個有趣和輕鬆的自編舞蹈出現在舞台上,其中包括一些氣功和太極拳動作。 在這剩下的時間裡,它確實讓所有人都心情愉快。